
Section title
公司文化直接影响员工满意度、生产力以及整体业务的成功。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,任何想要蓬勃发展的组织都必须掌握改善公司文化的方法。
盖洛普研究显示,仅有 23% 的美国员工强烈认同自己能在日常工作中践行组织的价值观,且只有 27% 的人强烈认同自己相信组织的价值观。
问题出在哪里?如何营造一个孕育积极、有吸引力的公司文化的工作环境,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。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如何改善职场文化,并构建一个让员工感到鼓舞、被赋予力量,并渴望为实现共同目标贡献最大力量的组织。
定义公司文化
公司文化,或称为组织文化,是任何组织的生命线。它是一系列共享的价值观、信念、态度、实践和行为,决定了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方式。组织文化塑造工作环境,并影响整个员工体验 —— 从员工敬业度和工作满意度到员工留存率和人才招聘。
公司的核心价值观、愿景和使命是文化的基石。它们定义了组织存在的原因、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式。在着手改善公司文化之前,你需要清楚了解现有文化的现状。这可以通过开展内部调查、访谈员工、观察行为模式以及分析现有政策来实现。组织各层级的反馈和看法将帮助你识别当前公司文化的优势和不足。
四种类型的公司文化
尽管企业文化类型繁多,但在梳理和理解组织文化时,金・卡梅隆(Kim Cameron)和罗伯特・奎因(Robert Quinn)提出的 “竞争价值框架”(CVF)被广泛引用和讨论。事实上,CVF 已被公认为商业史上最重要的 40 个框架之一 *。该框架定义了四种组织文化:家族式文化(Clan)、adhocracy 文化(创新型文化)、层级式文化(Hierarchy)和市场式文化(Market),描述了与人类活动相关的核心思维、行为和组织方式。我们逐一来看:
家族式文化:协同共事
这是一种协作和关怀的环境,员工之间有家庭般的归属感。家族式文化强调团队合作、忠诚度和传统,领导者扮演导师的角色。凝聚力和员工福祉受到重视,促进开放沟通和对集体目标的坚定承诺。谷歌(Google)以其家族式文化闻名,营造了类似家庭的氛围,鼓励员工协作、分享想法并相互支持。谷歌提供各种福利和设施来创造社区感,其领导者也经常在开放论坛中与员工互动。创新型文化:先行先试
这是一种动态和创新的氛围,重视冒险和创业精神。创新型文化鼓励快速决策和实验以抓住机会。灵活性和适应性是培养创造力和个人主动性的关键,以保持竞争优势。跨国企业 3M 以其创新型文化著称。员工被给予时间和资源去追求自己的创新项目,从而催生了便利贴和反光材料等产品的诞生。层级式文化:正确行事
这是一种结构清晰、正式的组织,权力明确且角色界定清晰。层级式文化注重规则、流程和效率。决策通常由高层管理人员主导,确保任务执行有条不紊,并在组织内维持稳定和控制。全球许多政府机构和部门都以层级式文化运作。政府内部网可以支持这些官僚结构,确保明确的权力界限,并促进规定程序和决策流程的规则与条例的实施。市场式文化:快速行动
这是一种竞争导向、注重结果的环境,专注于实现目标。市场式文化追求绩效、客户满意度和盈利能力。员工被激励追求卓越,领导者具有战略性和远见卓识,通过创新和迅速行动不断寻求市场中的增长和成功。快餐巨头麦当劳(McDonald’s)在市场式文化中蓬勃发展,强调其全球连锁餐厅的快速服务、效率和一致品质,以满足快餐行业客户的快节奏需求。
常见的公司文化陷阱
如果有一天你和团队成员需要坐下来直视彼此,试图找出公司文化的问题所在,不妨看看以下陷阱是否似曾相识:
缺乏明确的价值观和愿景:当公司未能建立清晰的价值观和强大的愿景时,会导致员工对组织的目标和方向感到困惑。
领导力不足:无效或有毒的领导力会显著影响公司文化。领导者若不践行自己倡导的价值观、沟通不畅或不重视员工福祉,可能会营造出敌对的工作环境。
员工参与度缺失:不重视员工参与和投入的公司,往往会面临员工缺乏积极性、动力不足和幸福感低下的问题。
沟通问题:糟糕的沟通渠道会导致误解、协调不一致和缺乏透明度,滋生不信任的文化。
不健康的竞争:缺乏协作的过度竞争会营造出残酷的环境,导致文化毒化。
抗拒变革:抗拒适应市场变化和员工需求的公司会抑制创新和增长,阻碍积极的职场文化形成。
不平等和不公平待遇:不公正或不平等对待员工的公司文化(如基于性别、种族或其他因素的歧视)会引发不满,对士气产生负面影响。
缺乏工作与生活平衡:如果公司不支持工作与生活平衡,员工迟早会经历职业倦怠,影响生产力和福祉。
忽视员工反馈:忽视或驳回员工反馈、建议和关切的公司可能会面临员工消极怠工的问题,并错过有价值的洞见。
奖励不良行为:认可和奖励有毒行为(如以牺牲团队合作为代价推动恶性竞争)会毒化公司文化。
一旦找出所面临挑战的根本原因,就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和策略来改善公司文化。以下是构建强大公司文化的 10 种方法:
10 种构建强大公司文化的方法
确立明确的核心价值观
这听起来是最容易的事,但许多公司(甚至大公司)常常忽视明确核心价值观和使命的重要性,尽管它们定义了公司的身份并指导决策。将公司实践、政策和行为与这些价值观保持一致,以在员工中营造强烈的目标感和团结感。如果需要更多说服力,87%(近九成)的美国员工表示,当有明确的目标和期望时,他们更有动力做好工作。营造积极开放的环境
开放、积极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表达意见、分享想法,并参与建设性的讨论和反馈循环。你还需要维护员工的心理安全感,因为破坏它可能导致负面后果,甚至可能将他们推向崩溃的边缘或造成情绪困扰。事实上,89% 的员工认为企业领导者有责任创造一个安全和尊重的工作场所。这可以通过促进透明度、支持开放对话以及尊重和公平对待所有员工来实现。促进员工参与和投入
组织、社区、社会甚至家庭都有独特的文化,而这些文化往往受到其成员的影响。积极投入的员工是创造和塑造文化的关键。鼓励员工参与决策过程,让他们参与项目规划,并为他们提供贡献技能和知识的机会,可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承诺感。强调持续学习与发展
持续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可以显著改善职场文化。你可以通过提供职业发展项目以及导师指导、技能培养和职业晋升的机会,培养一种成长和进步的文化。当你表现出对员工成长的承诺时,不仅能提升他们的技能,还能增强他们的士气和对公司的忠诚度。拥抱职场多样性与包容性
多样性和包容性不仅是流行语,更是健康和繁荣的组织文化的基本支柱。通过庆祝差异并确保组织各级员工享有平等机会,你可以建立一种包容和相互尊重的文化。投资领导力发展
随着领导者的成长和进步,组织及其文化也会随之发展。领导者在塑造和维护公司文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;他们为组织定下基调,树立理想行为榜样,并有权影响员工的态度和行为。鼓励协作与知识共享
当职场中的所有员工都目标一致、专注于共同努力时,就不应存在不健康的竞争或信息壁垒。相反,应建立员工可以分享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平台或论坛。跨职能项目也可以在团队成员之间建立牢固的关系,并打破部门壁垒。借助 Axero 等现代内部网,你可以利用知识库促进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和协作。当员工为常见挑战贡献见解、经验和解决方案时,协作文化会自然而共同地得到加强。庆祝成就和里程碑
认可并庆祝个人和团队的成就。通过奖励、公告或社交活动公开表彰他们的努力和贡献。庆祝活动有助于培养同志情谊,并激励员工追求卓越。事实上,Salesforce 的一项研究显示,84% 的美国知识型员工认为来自团队的认可和感谢很有价值。促进工作与生活平衡和员工福祉
促进工作与生活平衡可以让员工更快乐、更健康、更高效。麦肯锡的一项调查显示,灵活的工作安排是美国员工寻找新工作的三大动力之一 *,这是实现平衡的众多方式之一。投资员工福祉计划,如健康项目、心理健康支持和心理咨询服务。这不仅能改善他们的整体健康状况,还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。鼓励员工休息和休假以避免职业倦怠并改善整体福祉也至关重要。利用技术
技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被利用来创造积极高效的工作环境。数字工具可以加强沟通、促进协作、支持灵活的工作安排,并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。这并不意味着盲目购买软件;对技术基础设施的投资应经过深思熟虑和有目的性。我们可能带有偏见,但 Baklib 屡获殊荣的内部网平台可让你进行沟通、协作、传播知识和信息、培养强大的公司文化,等等!
如何通过数字化改善公司文化
强大的公司文化带来诸多益处,包括提高员工满意度和留存率、提升生产力、改善决策制定以及增强品牌声誉。然而,改善公司文化并非易事,也非一蹴而就。它需要时间、承诺和持续的努力。迈出第一步,让我们开启通往卓越公司文化的旅程。
以下是通过数字化方法改善公司文化的具体策略,从沟通连接、知识沉淀、文化感知、员工成长、数据驱动五个维度展开说明:
一、搭建数字化沟通平台,增强员工连接感
1. 企业内联网(Intranet)与员工社区
核心功能:
作为公司信息中枢,发布公告、战略目标、高层动态,确保信息透明化(如 CEO 定期视频讲话、战略文件数字化存档)。
建立员工社交模块:
开设 “文化论坛”“兴趣小组”(如健身、读书、技术交流),鼓励跨部门互动;
设计 “员工故事” 专栏,分享真实工作案例、职业成长经历,强化情感共鸣;
引入积分激励机制:用户发帖、互动可积累积分,兑换福利或荣誉勋章,提升参与度。
技术工具参考:
成熟平台:Baklib、微软 SharePoint、Confluence、Yammer;
轻量化方案:企业微信 / 钉钉的 “圈子” 功能、飞书 “云文档” 协作空间。
Baklib Intranet 内联网模板: https://www.baklib.cn/themes/community-intranet
在线 Demo演示: https://demo-intranet.uibak.com/
二、构建知识管理体系,沉淀文化内核
构建数字化知识库与手册系统以及数字文化墙
动态化员工手册:
将传统纸质手册转化为交互式在线文档,嵌入视频、动画解释公司价值观(如用情景短剧演示 “客户至上” 的具体行为);
关联 “文化案例库”:记录员工践行价值观的真实事件(如某次紧急客户支持中的团队协作),形成可检索的文化标杆。
结构化知识库:
三、数字化培训与成长,强化文化认同
构建沉浸式文化培训体系,搭建数字化职业发展通道
在线学习平台(LMS):
设计文化主题微课程:每个价值观对应 10 分钟动画短片 + 互动测试(如 “遇到客户投诉时,以下哪些行为符合公司价值观?”);
新员工入职时强制完成文化课程,并通过 “虚拟导师”(AI 聊天机器人)解答疑问。
游戏化学习:
开发文化闯关游戏:员工通过模拟工作场景(如跨部门协作项目)选择符合价值观的行动,积累 “文化经验值”,解锁成就称号(如 “协作之星”“创新先锋”)。
在 HR 系统中关联文化考核指标:
绩效评估时,将价值观践行情况(如团队合作、客户导向)作为重要维度,数据来源于同事互评、项目反馈等数字化记录;
晋升流程中,要求候选人提交 “文化贡献案例”(如主导的文化活动、推动的价值观落地举措)。
四、数据驱动文化优化,持续迭代
1. 文化指标量化追踪,敏捷文化迭代机制
定义文化 KPI:
员工活跃度(内联网登录率、社区发帖量)、培训完成率、价值观案例提交量等;
通过 NPS(净推荐值)调查员工对文化的满意度,定期对比行业标杆数据。
用数据看板可视化文化健康度:
例如,用热力图展示各部门文化活动参与度,对低活跃团队定向推送激励方案;
分析离职面谈数据,识别文化薄弱环节(如某部门因沟通不畅导致离职率高,针对性优化协作工具)。
建立文化共创平台:员工可通过内联网提交文化改进建议(如 “建议增加远程团队文化活动”),管理层定期评审并公示采纳结果;
利用 AI 分析内部沟通数据(如邮件、会议记录),识别潜在的文化风险(如部门间协作话术僵硬,提示加强跨团队融合活动)。
五、技术工具选型与实施建议
场景 | 工具类型 | 推荐方案 |
---|---|---|
内联网 / 社区 | 综合协作平台 | Baklib、飞书、钉钉、微软 Teams |
知识库 / 手册 | 在线文档 /wiki | Baklib、语雀、Notion、Confluence |
培训与游戏化 | 学习管理系统 | Baklib、云学堂、平安知鸟、TalentLMS |
数据看板 | BI 工具 | Tableau、Power BI、Google Data Studio |
文化墙 / AR | 数字屏 + AR 开发 | 显示屏,数据看板定制化开发 |
实施关键步骤:
高层驱动:CEO 牵头成立 “数字化文化小组”,明确目标(如 6 个月内员工社区活跃度提升 30%);
试点先行:选择 1-2 个部门率先试用工具,收集反馈优化方案后全公司推广;
文化宣贯:通过启动会、培训工作坊确保员工理解工具价值,避免 “为数字化而数字化”;
持续运营:设置专职文化运营岗,定期策划活动(如 “数字化文化月”),维持员工参与热情。
总结
数字化并非单纯替换工具,而是通过技术手段将文化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、可参与、可衡量的具体体验。核心在于:
用连接打破壁垒:通过在线社区让员工感受到 “文化是大家共创的,而非自上而下的灌输”;
用数据赋予温度:避免文化建设流于形式,通过量化指标和真实案例让价值观 “落地有声”;
用迭代保持活力:文化随企业发展演进,数字化工具需持续适配新需求(如远程办公时代的文化适配)。